时间:2022-10-02 19:46:09 | 浏览:554
强化投资拉动 加快建设步伐---阜阳颍泉区着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4年,安徽阜阳颍泉区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新方式,紧紧围绕“四个颍泉”的发展目标,努力开拓创新,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全区经济建设呈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投资拉动,赶超发展迈上新台阶。该区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预计全年经济总量跨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08.8亿元、增长9.2%;财政收入首次跨上10亿元台阶、达到12.02亿元,增长27.7%;启动实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2.3亿元、增长30%;33个省“861”项目和73个市“6611”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2亿元和85亿元。纳入市级重大项目谋划库项目53个,总投资659亿元,完成计划的173%。
加快产业提升步伐,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该区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产业发展的主线,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增长15.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12.3%。颍泉经济开发区1.64平方公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通过专家评审、8公里道路完成设计,阜阳工业园新建、续建项目22个,阜阳循环经济园新建、续建项目14个,地产品加工园开工建设,远大彩印、飞弘机械等项目建成投产。商贸服务业持续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长17%;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2家、总数达124家;安徽阜阳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签约入驻,公路物流港、铁路物流港、水运物流港“三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阜阳市公用型保税仓库通过合肥海关验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累计流转土地33.7万亩,流转率60.5%;新培育农民合作社102家、家庭农场157家、国家级示范社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
统筹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颍泉区坚持把城市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年累计完成政府性投资31亿元,是上年的2.1倍。颍河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推进,界首路、北京中路改造高标准完成。功能配套不断完善,五院新区一期完成内外装饰、二期加快建设,疾控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即将竣工,抱龙老年康复中心基本完工,抱龙中学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城镇绿化提升行动,105国道、202省道、济广高速绿色长廊基本建成,界首路、古泉路景观带基本完工,老泉河一期景观工程绿化结束;完成38条小街巷改造和颍州北路、北京中路墙体立面改造,主次干道市场化保洁实现全覆盖;阜阳苏屯50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256省道颍泉段、032县道改造工程加快建设。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创新发展释放新活力。该区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实现突破,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金融改革亮点纷呈,“金保贷”、“金农保”等六大金融产品,累计授信1.7亿元、落实贷款3400万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推行工商登记“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增长18%、注册资金增长21%、从业人员增长37%。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把原有145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117项,21家单位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9个镇级服务中心、124个村级为民服务站,实现三级便民服务全覆盖。
持续改善民生,努力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该区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同步推进,29项民生工程完成投入6.2亿元,被评为全省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先进单位。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参合人数56.2万人,参合率99.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3.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8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设廉租房300套、公租房10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130套。“科教兴区”战略深入实施,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认定,在全省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中连续6年荣获优秀等次。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加快依法治区建设进程,颍泉法治文化广场建成使用,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记者 潘书培 王共献 特约记者 叶陆苗 通讯员 朱杰)
学生走进丹霞山这座“大自然学校”开展科普研学活动,深度体验丹霞山之“美”。近来,韶关仁化丹霞山科普研学热度持续上升,丹霞山内学生如织,到处一派繁忙景象。10月23日,丹霞山博物馆迎来了清远市第一中学、清远市源潭中学的百名学生。
2022年上半年,新会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杨兴乐摄喜封金顶,铆足干劲。7月30日,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内,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下称“中创新航江门项目”)一期举行了M1主厂房封顶仪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福建省三明市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共建的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正式开园,将重点发展智能互联、生命健康等产业。 三明迎来“中国硅谷”,红色老区转型升级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毛主席率领红四军,
原标题:衡阳1—7月消费品市场持续复苏红网时刻新闻9月12日讯(记者 杨斌 通讯员 徐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近日从湖南省统计局获悉,1—7月,全省各市州销售市场稳定恢复,其中衡阳在市场供需加速回暖带动下,多数商品零售增速良好,餐饮消费加快恢复
“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楼阳生书记的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努力把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争当全市高质
映象网讯(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王会锋)“围绕市委提出的‘五个准确把握’要求,以及‘八区联动’重点任务,结合源汇区实际,初步确立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总体发展思路。概况起来,就是‘一跃三高三提五突破’的主要目标,‘一中心一基地一融合’的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召陵区将按照市委部署,围绕‘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带基地,建设召陵人民的幸福美好家园。”10月18日,召陵区委书记李湛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时表示。他指出,下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板块间的相互切磋。每座城市各个板块的均衡发展,也使城市的综合面貌匀称而饱满。位于焦作之东的马村区正如中心城区的展翅一翼,应势乘风起,项目串珠成链。沿人民路一路东行,在人民路与文昌路交会处,就是马村区焦东融合创新城和焦东生态
项目提速提质为高质量发展续航加油大通区全力攻坚重点项目,截至10月份,年度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其中新落地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7.8亿元——项目提速提质,为高质量发展续航加油占地59亩,概算总投资1.5亿元的大通工业新区标准化厂
原标题:供不应求、持续满产……锂电池需求增势不减 一季度电池厂商扩产热度持续高涨今年以来,新能源电池产业延续去年的高景气。一季度,锂电池产销和去年同期相比进一步加速增长,行业扩产速度也在加快。在江西宜春的一个新建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区,一批设备